朱森林简介:
男,1955年生于天津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天津漫画专业委员会理事。1980年开始漫画创作,现为职业漫画家。
主要作品有:《葫芦头》《大大可笑糖》《胖大嫂》《老李》《肖大爷》《八栖明星》《少年刘罗锅》《阿哥阿嫂》《燕子李四》《老烦和他的女儿们》《牛哥历险》《俗人张三》《愣二哥》等。
曾荣获:
中国首届漫画金猴奖;
作品参加第六、第七、第九届全国美展;
作品《葫芦头》由中央电视台拍成动画片并播出;
曾参加国内外漫画大赛获奖200多个。
出版单行本:
《胖大嫂》西苑出版社出版
《片段拼凑》与苏童合作出版
《大大可笑糖》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
《漫画鲁迅小说》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
《葫芦头》新世纪出版社出版
《济公新传》海燕出版社出版
《世界幽默名著漫画》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
在国内漫画界,朱森林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漫画家之一,其品风格偏向于轻松搞笑,有的单幅漫画则有很深的社会讽刺性和批判性。日前中国动漫交易网对漫画家朱森林老师进行了一次专访。
卡 卡:您好,朱老师,很高兴您能够接受我们网站的采访,请问您致力于漫画创作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?
朱森林:1980年。估计那时候还没你呢,呵呵,我80年开始发表作品,第一幅漫画1980年5月20号发表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第二版上。
卡 卡:那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漫画的呢?
朱森林:其实文革期间我就接触漫画了,那时候打倒刘、邓、陶,满大街都是漫画。因为当时没有人教,主要就是看,边看边学,我那阵儿常给身边的小朋友们画漫画。
卡 卡:除了那些,当时还有其他的漫画资料参考吗?
朱森林:我那时候看国际漫画,当时国内没有漫画(出版),国际漫画我看过,对于那种漫画构思我特别特别喜欢,都在脑子里记着。
卡 卡:您当时是在什么地方看的那些漫画呢?
朱森林:一般都是报纸,后来单位里面也搞过漫画展览,自己也用漫画形式画过,但是没有正式发表过。
卡 卡:那您属于业余创作,还是专职画漫画?
朱森林:以前我在一个纺织行业里面做工会工作,就搞创作,现在这个国企已经不存在了,目前属于专职。
卡 卡:那您画画曾受别人影响么?
朱森林:当时还真没有受任何人的影响,就是喜欢,就是觉得漫画这个东西我完全能够画好,而且不比他们发表的作品画的差。
卡 卡:感觉您是非常有天分的啊。
朱森林:对,而且一投稿就中了,我的第一幅画,我给你说说我的第一幅画是怎么发表的,而且是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,当时这稿费是8块钱,那时候我一个月才挣多少钱啊,十几块钱,我稿费8块钱,你说能不高兴么。当时画的是讽刺一个阿谀奉承的这么个人。
卡 卡:当时允许发表这些题材的漫画作品么?
朱森林:没问题,那是刚粉碎四人帮以后,那时候正是画漫画热,文革以前是老一代的,我是新一代的,是文革以后的。文革这段时间是个空白,我就是文革以后加入到这个队伍来的。当时画的就是一个人给领导点烟卷,其实领导没抽烟,领导拿只笔那托着腮思考呢,这个人以为领导抽烟呢,然后给他点上了,拍马屁,这个构思太巧妙了,我自己想着这个点子,我自己都感觉太好了。
卡 卡:您作品的风格是一开始就确立了么?
朱森林:我的那个风格就是幽默,以幽默为主,幽默和讽刺,为什么要有讽刺呢,因为我们传统的漫画离不开讽刺,但是我的讽刺占得比例要小。我是七分幽默三分讽刺,为什么讽刺要小呢,这个得谈谈我的创作走向市场化的意义,为什么呢,这个报纸杂志编辑那太苛刻,如果要是讽刺力度大了,发表的难度就大,所以讽刺的力度小,让他幽默的成分高,你的成功率就高,这是我的观点。
卡 卡:也是您长期投稿总结出来的经验啊呵呵。
朱森林:对,一个是自己总结的,一个是我自己也倾向于幽默,但是那种纯幽默的不画,因为报纸很少发表纯幽默的,那种没有一点生活的,就是纯幽默的,国内没有,国外有,还有一个,我觉得很关键是什么呢?我在单位也是个活跃分子,我说相声、演小品、编剧、主持在单位是个活跃分子,我在工会工作,而且朗诵挺好,我在广播站天天播长篇小说。
卡 卡:简单说说您在天津的生活。
朱森林:有人说我是职业漫画第一人,这个没有人考证,但是我确实很早,我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单位脱离的。最早那时候是留职停薪,后来我就买断了,我就以漫画为生了,就是天天在家搞漫画创作。
卡 卡:那当时您就靠漫画创作,能维持生活么?
朱森林:当时我没问题,我这个属于个例,没有几个人能够维持,因为第一,漫画稿费比较低,发表的媒体又少,因为当时所有的漫画杂志都有我的连载,画完我都没时间看一遍,那时候就我一个人,连助手都没有,你说这工程多大啊。
卡 卡: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创作么?
朱森林:一个人,到现在还是一个人。
卡 卡:为什么不办个工作室或是公司呢?
朱森林:我倒是有这个想法,不过总觉得现在和小孩们沟通比较难一点,我还得现教他们。我觉得还有一个,创作是一种享受,我不愿意让这种享受同别人分享,还有因为每一幅画的完成啊,不到最后截稿都不叫完成,有人说,我构思完就完了,不对,你在创作的时候,你在勾线的时候可能还在改,你在最后上色的时候可能还在改。要是找人的话,你随时随地得去教他们,挺费劲的。
卡 卡:您尝试过么?
朱森林:没试过。反正我觉得那么做是商业的模式,我不喜欢。
卡 卡:那您有没有想过收学生办培训啊?
朱老师:不知道怎么收,因为有很多人在网上找我,想跟我学,但是我从来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收费,所以我也不收,就是你需要我给你指点指点,我就给你说说。因为我不喜欢是师生关系,我们都是朋友关系,再说毕竟是少数,一年就那么几个,办什么班啊!(笑)
卡 卡:可能感觉就不太自由了是吧?
朱森林:对,确实是那样,工作量也更大了。
卡 卡:那您在独自创作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特别大的困难啊?
朱森林:有,你比如说现在,你的作品追求什么?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,你是完全迎合市场,你还是要把自己的特点坚持住,我有时候就妥协,不能坚持。
卡 卡:您现在创作的作品是否考虑商业化和艺术化的冲突,如何取舍?
朱森林:你必须得考虑,但是有时候也得坚持,为什么坚持呢,有好多人画的漫画我连看都不看,我不是没看过,我看过,我看过几次,我憋足了劲看完了,最后还是没有坚持看下去,有这种东西,但是这种东西却大行其道,好像有时候媒体推荐的东西未必就是好东西,好多都是点击率高了,他就推荐了,好多好的东西可能没有得到推荐,有时候自己非常苦恼,要是画他那种画儿,我一天画一百幅我都行,就不走脑的那种画,但是我绝对做不到,我觉得太对不起读者了。所以有时候我就坚持我那种东西,宁可你不要,不要就算了。
卡 卡:那您认为什么才是好的漫画?
朱森林:好的漫画应该是给人以想象,带给人一种美感,哪怕是语言上,构思上要机智,让人感觉有智慧的东西在里面。你作为一个漫画家,如果智慧低于一般读者的话,那你成为不了漫画家,漫画家应该去引导走到读者的前面,你的东西应该给人一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。要是人家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了,那你这个就失败。这东西必须是你自己的,但是这种坚持,有人认为特别傻,我觉得那些随便拿着个笑话给改编一下就画成漫画了,那都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。
卡 卡:平时您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哪里呢?
朱森林:一个就是生活的观察、积累。积累很重要,生活积累未必就是你真实见到的,可能听到的,可能看到的,可能报纸上间接知道的,还有就是想象,当然想象也是根据正常的轨迹来想象,你想象不能超过一般人的想象。
卡 卡:那您给我们举个例子吧,因为我看到您有一个作品是画城管的那个,当时我看了我就觉得特别有意思,这个作品您的灵感来源于哪?
朱森林:那个是第一,对城管的憎恶,有一次我接孩子去,不是现在的城管啊,是那时候刚有城管的时候,孩子考试我在那等着,然后好多人在那,那有一个卖花的,一个三轮车装了很多花,就看见城管,拿过来都摔在了地上,我一看这人怎么这样啊,心里特别特别(表情厌恶)……你这个搞创作啊,你必须带着感情,你不带感情不行,这种对腐败,对这种现象的憎恶你才能出好东西啊,所以我一直特别特别憎恶,所以就创作了这个,但是我的构思不是特别直路,是迂回的,干嘛要迂回呢,其实就是漫画的技巧,他用这种迂回的办法,中国有句话叫骂人不吐胡儿,其实骂的特别狠,但是看着像有文化的人。(笑)我不知道你听过郭德纲的东西没有?
卡 卡:听。
朱森林:郭德纲骂那个宋祖德,你看了么?那篇骂稿那是高玩意儿,那是有文化的人骂的,他骂完你不带任何脏字,但是他比脏字还狠,所以我的作品基本上也是这个道路。骂人都得让被骂的人佩服你。
卡 卡:“我画我家”这个系列,是取材于您自己的家庭么?
朱森林:当然漫画有夸张的成份,有的作品是取材于家庭,但大部分不是,因为家里不可能有这些事情,为什么画这种系列呢,其实考虑在哪呢,也是为了商业的需要,因为你总是单独的,这一幅,那一幅,后期不好出版,画这么个家庭呢,其实原来我画胖大嫂,也是这三个人,人物稍微有点变化。也有很多要单幅画,我也比较喜欢家庭生活的漫画,所以现在画呢就贯这个名。
我画我家 系列
卡 卡:您现在创作一部作品需要多长时间?
朱森林:这个说长也长,说短也短,不好说。来灵感了几分钟就完事,很快。但是要是没有灵感,也许几个月都出不来,我现在就好长时间没画这个了
共2页: 1 [2] 下一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