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地政府呵护之下,从2002年至今,中国的动漫业出现了井喷式发展,并衍生出庞大的卡通产品市场,但5400多家动漫企业能否壮大却取决于知识产权保护是否得力。 许多197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是看日本卡通片《铁臂阿童木》长大的,刘蔓仪也是,如今她希望能创造中国的“铁臂阿童木”,使之成为新一代中国儿童的卡通偶像。
2007 年,她和同伴推出了动画片《喜羊羊与灰太郎》,片中主角“喜羊羊”受到小朋友们的热烈追捧。刘蔓仪所在的公司广东原创动力也因此获得2007年动漫金龙奖的最佳创意奖,该奖有“华语动漫奥斯卡”之称。“喜羊羊”是这一轮中国动漫业大发展的代表。2002年到2006年,全国动漫制作机构从120多家猛增到 5400多家,国产动画片产量以每年将近翻一番的速度增长。
而“喜羊羊”的出生地广东是全国最早发展动画业的地区之一,也是国内影视动画业实力和基础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。1993年至2005年底共制作完成动画片34部,约占全国总量的18%。2006年,广东省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秀国产动画片有13部,动画片以总产量18121分钟名列全国第二。
但在过去几年,中国动漫产业由于“缺乏创意”而饱受批评,而“喜羊羊”获得最佳创意大奖,说明中国动漫界终于会讲故事了。
作为二维动画的“喜羊羊”在视觉效果上难以跟耗资庞大的三维动画相比,但其幽默而富有吸引力的剧情却让孩子们百看不厌,17个内地一线城市41家电视台掀起了“喜羊羊”热播狂潮,这就是“讲好一个故事”的结果。
市场的成功源于刘蔓仪对动画片的理解:动画片真正的功能不是“教诲”,而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与鲜活的卡通形象,带给孩子们一个真正开心快乐的童年,“这才是动漫创意的本质”。
刘蔓仪是公司的副总经理,“喜羊羊”的成功已经为她所在的企业赢得了诸多荣誉:当选中国动画企业十强,名列广东地区第一位;2008年2月,获选为广东省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。
而这一切均起源于十年前,一群年轻影视人单纯的梦想。 1996年时,国内出现了动漫热,但绝大多数动漫作品都是来自国外。此时正在广东一家影视公司任职的刘蔓仪也跃跃欲试想创造一些“属于中国的动漫原创形象”。在和同伴商量了制作成本、演出效果等因素后,她们决定做一场卡通舞台剧。
这个想法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南方的影视和音乐创作人才,“这部剧从音乐到剧本都是我们原创的。”刘蔓仪不无自豪地回忆,整出舞台剧,通过歌舞形式表达剧情,表演形式类似于百老汇长演不衰的舞台音乐剧《猫》。
在舞台剧成功的鼓励下,几位创作人员接着制作了80集的真人卡通人偶剧《佧佧的故事》。
1999年,刘蔓仪和几位主创人员成立了素人广告公司,开始尝试创作一部“真正的动画片”:《宝贝女儿好妈妈》。由于公司主创人员都没有制作动漫的经验,从设计、构思到完成第一集就花了整整一年时间。2002年,公司带着40集的动画片参加了大连动漫展。
当时参展的大都是各地电视台下边的动画制作部门,民营动漫企业很少,能推出完整产品的更是寥寥可数,清新幽默的《宝贝女儿好妈妈》一出现便引起了业界的关注。
就在推广动画片的过程中,刘蔓仪注意到客户除了购买播出版权外,越来越多的制造和销售企业希望获得动画片中卡通人物形象的授权。“开始我们只是想自己做些小礼品,后来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。”刘蔓仪表示。 在海外成熟的动漫产业链里,衍生产品市场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。迪士尼仅公主系列商品,1999年至今零售额就超过30亿美元。而在衍生产品的开发上,国外动漫产业也已经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机制,以日本动漫电影《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》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为例,在电影热映阶段,其周边产品已经抢先到位,在国内的专卖店里摆满了从玩具到日用品的数百款产品。
业界预计,中国目前的儿童食品、文具、服装、图书等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,而动漫形象正成为这一庞大消费市场最出色的“代言人”之一。
在意识到这一庞大的市场后,原创动力在第二套动画片《喜羊羊与灰太狼》的开发过程中,就加大在衍生产品市场的推广,不仅在形象设计上充分考虑到不同衍生产品的开发需求,而且通过自己推出的动漫栏目,在各地区的播出时段上紧密配合。
随着动画片的热播,“喜羊羊”在衍生产品市场上“身价暴增”,“以前我们去找授权商不一定谈得下来,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也在追着看时,居然又主动回来要求跟我们合作。”刘蔓仪告诉南方周末记者。
在“喜羊羊”目前的市场销售中,播出版权收益仅占30%左右,其余70%则来自衍生产品的形象授权,而在授权产品中,除了文具、玩具、食品等传统领域外,还有金融、洋快餐这些新领域。
“从市场角度来说,我们已经不仅仅是一家影视制作企业,而是一个动漫形象授权商。”刘蔓仪这样评价道。“喜羊羊”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是中央和各地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。最近几年,各地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动漫产业发展,提高境外动画片进入门槛,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动漫产业基地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。刘蔓仪现在最头痛的是盗版。
除了中央电视台能开出每分钟1000元左右的“天价”播出费外,一些地方少儿频道的收购价格低至每分钟数元。在这种情况下,国产动画片一方面只能依靠反复播放,在长期销售中收回成本;另一方面更多地依赖于衍生产品市场的“形象授权”。
“因此版权的保护对于我们十分重要,”刘蔓仪说道,在播出权销售中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影碟制品,“一套全集作品要80元,盗版却不过5元,这让我们正版产品怎么销售?”
而在“形象产权”的保护方面,动漫企业也面临着新的问题。原创动力已经在喜羊羊的相关商标注册上投入了20万元,但公司在形象产权维护上依然感到力不从心。
海外动画片在中国这个最重要的衍生产品市场中,它们可以以零播出费的形式进行动漫形象的“二度市场开发”。而面临成本压力的国内企业,无论在播出价格还是商业环境上,都依然面对着严峻的挑战。
尽管中国已经有5400多家动漫企业,但在数量的增长背后,中国动漫业还面临着一个质的提高过程:与日本高达230万亿日元(约16万亿元人民币)的动漫产业年营业额相比,中国2006年区区2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销售额正反映出这个产业的稚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