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院之光照耀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舞台上,不仅使20世纪的中国美术呈现出缤纷的色彩,而且也改变了这个舞台上的固有色彩,改变了人们对于美术的一些基本看法。显然,现代美术教育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,以及20世纪中国美术面貌的形成,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而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高度发达,则不仅影响到美术的发展问题,而且直接关系到当代的社会问题。因此,美术教育的问题不是一个与教育产业相关联的经济问题,而是有着比经济问题更为重要的民族素质的问题,所以,不能忽视。
美术院校固然以教学为主务,可是,院校的美术创作也是中国美术创作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,在20世纪的美术发展史上,许多名垂史册的名作都有由院校教师创作的,而院校更是一个培养美术家的摇篮。从教学的角度来看,目前,各美术院校的教学特色基本相同,这种趋同化的倾向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问题,与社会所要求的多样性以及教育的基本规律不相符合。拿毕业创作展览来说,已经是几十年不变的一种定式,家家如此,基本上是毫无创意可言。欣喜的是,中央美院造型学院已经持续三年的“学院之光”展览和评奖,则开启了一种新的模式,反映出组织者对于社会变化所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。本年度的“学院之光”年度展,特设了“宾虹·意象”的主题,以此纪念一代大师黄宾虹先生诞生140周年、逝世50周年,将常规的毕业创作展赋予更多的文化思考,同时,结合评奖活动和网上竞拍,将毕业创作展扩展成为一种社会化的实践,表现出了“学院之光”系列活动与时俱进的特色。
本届展览的参展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创作体裁和表现形式,表述自己对黄宾虹先生的人格精神、艺术境界的理解和感悟,这种开放性的策划思路,包容性的思想指向,充分体现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的学术氛围,一改社会中为展览而展览的做法。这次展览共收到400多件应征作品,从中评选出200多件作为参展作品,又从中选出25件作为评奖的提名作品。5月16日,由院内外的9名专家最后评出金奖一名、银奖两名、铜奖六名,并于当晚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。这次获得金奖的是油画系范久鹏的《历代年号拼音平仄形成的山水》,这是一件非油画、非绘制的作品,它是由电脑和打印机打出。之所以得奖,是因为超过半数的评委认为它具有独特的想法和表现手法,但是,由此却带来了创作与教学、观念与技法关系的争论。而这一争论首先是在评委之间展开,对于这一出乎人们预料的结果,相信会在美院更大的范围内乃至社会中形成一个讨论的热点,当然,核心还是如何认识当代美术教育的问题。而评奖的导向性,也会对以后产生深远的影响,并直接影响到学院教育发展的学术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