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丹青的成名作《西藏组画》堪称中国当代写实主义的一座丰碑。据陈丹青回忆,这组作品虽然被称为“西藏组画”,但“我在拉萨城创作时并没有幅数的预设,更没有作成‘组画’的意思。为了背离巨型的、单幅的、叙事的、主题性的‘文革’创作模式,我选择了小尺寸的、多幅的、非叙事的、无主题的作法,一幅接一幅画,每幅画题也务求简单。然而,在1980年左右的中国美术界,类似的尝试尚属初见。”正因如此,《西藏组画》彻底摆脱了苏联油画多年来对中国油画的统治而开“生活流”和“乡土情”之先河,建树了中国油画的又一个里程碑。
此次入选北京华辰秋拍(于10月22及23日在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预展)的是《西藏组画》中的“进城·之三”。陈丹青对其中的物象和当时的创作激情感慨有加:“我当年最为迷恋的印象,便是藏人进城互拽衣袖以防走失的淳朴相。‘进城之一’,画的是三位彼此牵衣行走的女孩;‘进城之二’,画的是怀抱乳儿的妻子拽着丈夫的长袖,也即后来被发表最多的那幅。这幅‘进城之三’,是根据许多草图中夫妻进城的不同变体画之一作成油画的。图中夫妻的行走方向及装束,与上一幅相异。后来去到纽约,我根据别的变体草图,画出‘进城之四、之五、之六……’但毕竟失却真切的感受,远不如人在国内时画的这几幅了。今次回看‘进城之三’,我惊异于自己尚未出国前作画的专注与朴实,后来虽则大开眼界,单是米勒的原作就见及不止百幅,然而再也不能寻回彼时的纯真。现在我瞧着画中那位女子朝我看来的眼神,不知作何感想:她是我一笔笔画出来的,然而如今我也成了她目中的陌生人。”来源:新民晚报 沈文